(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江苏省三等奖)
一、主题与思路
在校院两级党委领导下,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通信工程系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师德师风建设,立足通信工程专业发展定位,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需求,结合党支部组织优势和专业发展特点,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基站”引领示范和“联通”功能,通过构建“价值导向、思想传播、能力培养、科技创新”四位一体的党建工作新体系,实现了党建与业务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双融双促,成为服务专业学生全面发展成才的先锋前沿阵地。
实施方法与过程——凝练党建工作法,紧密联系学生成长
为强化政治引领,打造具备高尚师德师风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发挥党支部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先锋示范与思想政治引领功能,通信工程系党支部总结提炼出“联通”党建工作法,以党支部作为“基站”和“服务器”。通过将党支部的“基站”建在专业上,不仅能体现党建引领专业建设发展和为国育才的理念,还能突出支部的示范辐射作用,强化立德树人宗旨,充分发挥党支部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引领与服务功能。
作为党建工作网络的“服务器”,支部通过建设多类型多功能的虚拟党小组,把支部建到教学科研基层团队中,对应项目化运作方式,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学生成长为目标,构建了“专业建设云”、“课程思政云”、“成长陪伴云”、“学科竞赛云”四个党支部“云”小组,形成“云计算”功能,将服务功能前移,精准提升党组织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全面融入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
图1:通信工程系党支部“联通”党建工作法
三、主要成效与经验——党建引领护航,助力“铸魂逐梦”
以联通党建工作法为核心工作思路,以“基站”+“服务器”为依托,重点构建与落实服务学生成长的“云”小组,围绕学校的“铸魂逐梦”工程,为学生成长助力护航。
第一,做好“专业建设云”,搭建一流平台。增强党支部在本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服务和导向作用,积极引领通信工程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加快探索具有专业特色的工程教育培养体系和工程教育模式步伐,对推动学院人才培养多元化、实现专业内涵式发展产生深远影响。2019年通信工程专业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020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2021年荣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21-2023年《电磁场与电磁波》《电路分析》《数字信号处理》三门专业课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信号与系统》获评省级一流本科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扎实的学习平台和成长基石。
图2:通信工程专业建设一直保持全校前列水平
在党建工作引领和所有教师努力下,通信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近五届就业率均超过98%(名列学校各专业前列);近二届升学率均超过50%;19级通信工程2班获评江苏省先进班集体、学生杨梦瑶获评江苏省优秀毕业生。通信工程系党支部也成功入选江苏省首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点。
图3:通信工程班级与学生获江苏省省级表彰
做好“课程思政云”,坚持立德树人,讲好专业故事。在课程内容与课程思政上,积极探索,做好学生成长之路上的引路人。
抓培训、强本领。支部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如师德师风培训、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实践专题培训、中国高校电工电子在线课程联盟培训等,有效提升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师德师风建设和党建业务双向发力、同频共振、互为促进。刘学观获第六届全国高校电工电子基础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一等奖,曹洪龙论文获江苏省高校教学管理研究会优秀教学论文一等奖、获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邹玮获电子信息学专业青年教师授课竞赛华东地区三等奖,侯嘉获全国双师型教师新一代信息技术大赛全国二等奖等。
图4: “课程思政云”将思政元素和立德树人通过教学融合
做表率,强示范。党支部积极组织校高尚师德奖获得者刘学观和俞一彪教授开展思政示范课与教学经验传授活动,组织集体备课与教学大纲修订活动落实课程内容中思政目标,形成了具备工科特色的授课经验,其中的主要专业课程群教学团队被评为苏州大学电子信息类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第三,做好“成长陪伴云”,助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以“扬帆”班和本科生成长陪伴计划为核心,落实本科生导师制,积极发挥支部党员教师的优势,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全面陪伴与精准帮扶有机结合。
“扬帆”工作室,精准帮扶。针对学业困难的中低年级本科生,在支部党员刘学观教授的牵头组织下,学院成立了“扬帆”工作室,旨在通过疏导、引导、指导“三位一体”措施,帮助困难学生在“树立人生目标、改变学习态度、增加学习兴趣”三个方面有所提升,以实现重拾学习信心、转型学习方法、提升学习兴趣。通过一对一谈心谈话,“一生一策”开展学业帮扶,引导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全力应对困难。三年来“扬帆”工作室的25位同学中22位同学的学业都得到了提升,并对专业建立了兴趣和信心,工作室也荣获校本科生成长陪伴计划卓越团队。
图5:“成长陪伴云”,效果显著
“本科生导师制”,全面陪伴。支部进一步发挥党员教师的专业特长,全员参与作为导师,为新生提供全方位适应性指导和高年级个性化指导,不仅对各年级学生的课程选择和学科兴趣提供基础性辅导,还引导学生尽早开启科研之路。
师生零距离,倾听心声。在新生入学和毕业、期中、期末等关键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师生交流会,了解摸排学生情况,听取学生意见,进行师生互动,助力学生成长。支部书记、联系支部院领导给学生上党课,开展毕业生最后一次党课等,引领学生爱党爱国,爱校荣校。
共画同心圆,辐射引领。党支部紧密“联系”、融合民主党派和非党员教师共同参与专业建设,服务学生成长,增强师德师风和成长陪伴建设实效。《“联通”基站三融合,党建引领促师德》荣获学校2023年师德建设优秀案例;民主党派人士周鸣籁老师被评为2022年苏州大学学生“我最喜爱的老师”,以周鸣籁老师为主的宣传短视频作品《薪火相传 初心如磐》在2023年“我身边的好老师”教师风采短视频征集评选活动中荣获优胜奖,并从5000余部作品中脱颖而出,成功入围教育部2023年新时代教师风采短视频。
图6:坚守初心,坚持立德树人教育取得成效
在支部所有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过去五年通信工程专业的毕业率和学位授予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升学率高达64%,在各工科学院中名列前茅。
第四,做好“学科竞赛云”,助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提升。支部全体教师重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积极参与指导学生各级各类学科竞赛。通过支部师生的共同努力,近年来竞赛成绩斐然,每年指导学生获各类学科竞赛省级以上奖超过20项。党员教师沈纲祥与由骁迪指导的学生熊超然不仅获得了“互联网+”大赛国家银奖,而且还几乎以满绩点的优异成绩获得了保研资格,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
支部还与苏州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党支部和众创空间党支部成立了联合行动支部,联合开展更为深入的竞赛合作和人才培养合作,共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协助苏州科技大学众创空间党支部教师指导学生获得2022年蓝桥杯全国二等奖2项、2023年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国家三等奖2项以及2022年苏州科技大学党建工作创新奖,成功将支部“学科竞赛云”和教师示范作用在兄弟高校中进行了有效传播。
图7:“学科竞赛云”,指导学生竞赛和科研取得显著成绩
四、下一步加强与改进计划
在支部“基站”工作辐射效应下,进一步践行“三全育人”工作思路,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使师德师风建设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整个党建与专业发展过程中得到有效贯彻,贯通“党建、人才、业务”三维一体网络,支部党员以身作则,示范引领,弘扬高尚师德,践行“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要求,取得服务学生成长的良好成效。
通信工程系党支部将继续围绕“联通”党建工作法,当好专业的“基站”和学生成长的“服务器”,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加强师德传承,在教书育人、科研实践和社会服务等岗位上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突出在服务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核心引领作用;更加突出“价值导向、思想传播、能力培养、科技创新”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努力增强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着力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具有高素质与高显示度的教师队伍,加快培育“品格高尚、专业精深”的通信工程专业领域优秀人才。
(作者:侯嘉,袁冬梅,宋瑾)